化肥是(shi)重要的(de)農(nong)業生產資料,是(shi)糧食的(de)“糧食”。化肥在(zai)促進糧食和(he)農(nong)業生產發展(zhan)中起了不可替代的(de)作用(yong),但目(mu)前也存(cun)在化肥過(guo)量(liang)施用(yong)、盲目施用(yong)等(deng)問題,帶(dai)來了成(cheng)本的增(zeng)加和環(huan)境的污染,亟需改進(jin)施肥(fei)方式(shi),提(ti)高肥(fei)料利用(yong)率,減少不(bu)合(he)理投入,保障糧食等(deng)主要(yao)農產品有效供給,促進(jin)農業可持(chi)續發展(zhan)。為(wei)此,農業部(bu)制訂《到2020年(nian)化肥使用(yong)量零增長(chang)行(xing)動方案》。
一、現狀(zhuang)和形勢
(一(yi))化(hua)肥施用(yong)現狀。我(wo)國是化肥(fei)生(sheng)產(chan)和使用大國。據(ju)國家統計局數(shu)據(ju),2013年化肥(fei)生產量7037萬噸(折(zhe)純,下同),農用(yong)化肥(fei)施用(yong)量5912萬(wan)噸。專家分析(xi),我國耕地基礎地力偏低(di),化肥(fei)施(shi)用(yong)對糧食增產的貢(gong)獻較大,大體在40%以上。當前我國化肥施用存在四個方面問題:一是畝均施用量偏高。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.9公斤,遠高于世界平(ping)均水(shui)平(ping)(每畝(mu)8公斤(jin)),是美(mei)國(guo)的2.6倍(bei),歐盟(meng)的2.5倍。二是施肥不均衡現象突出。東部經濟發達地區、長江下游地區和城市郊區施肥量偏高,蔬菜、果樹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園藝作物過量施肥比較普遍。三是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。目前,我國有機肥資源總養分約7000多萬噸,實際利用不(bu)足40%。其中,畜禽糞便養(yang)分還田率為(wei)50%左右,農作(zuo)物(wu)秸(jie)稈養分還田率為(wei)35%左右。四是施肥結構不平衡。重化肥、輕有機肥,重大量元素肥料、輕中微量元素肥料,重氮肥、輕磷鉀肥“三重三輕”問題突出。傳統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導地位,化肥撒施、表施現象比較普遍,機械(xie)施肥僅占主要農(nong)作(zuo)物種(zhong)植面積的30%左右。
(二)面(mian)臨的形勢。化肥施用不合理問題與我國糧食增產壓力大、耕地基礎地力低、耕地利用強度高、農戶生產規模小等相關,也與肥料生產經營脫離農業需求、肥料品種結構不合理、施肥技術落后、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關。過量施肥、盲目施肥不僅增加農業生產成本、浪費資源,也造成耕地板結、土壤酸化。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,是推進農業“轉方式、調結構”的重大措施,也是促進節本增效、節能減排的(de)現實需(xu)要(yao),對保(bao)障國家糧食(shi)安全(quan)、農產品質量安全(quan)和(he)農業生態安全(quan)具(ju)有十分重要(yao)的(de)意(yi)義。
(三)實施(shi)可(ke)行(xing)性。從(cong)國外的經(jing)驗看,歐盟、北美、亞洲、中東部分發(fa)達國家的化肥施(shi)用量都呈現先快速增長、達到峰值后(hou)保持(chi)穩(wen)中有降(jiang)或持(chi)續下降(jiang)的趨勢,逐步走上了(le)減(jian)肥增效(xiao)、高產(chan)高效(xiao)的可持(chi)續發(fa)展之路。從我國的實際(ji)看,通過開展測土配方施肥(fei)(fei),目前三大糧食作(zuo)物氮肥(fei)(fei)、磷肥(fei)(fei)和(he)鉀肥(fei)(fei)利(li)用率達到33%、24%和42%,比(bi)項(xiang)目實施前(2005年)分別提高了5、12和(he)10個百分點。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(tong)時(shi),化肥用量增幅出現(xian)下降(jiang)趨勢。2013年全國化肥用量增(zeng)長1.3%,分別(bie)比2012年(nian)和2005年低1.1和1.5個百分點。如果科學施肥各(ge)項措施落實到位,耕地質量水平(ping)不斷提升(sheng),肥料(liao)利用(yong)率逐步(bu)提高,到2020年化肥(fei)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。
